丹东心理咨询:我想毁灭地球
2023-12-15 来自: 丹东迟雅中医门诊有限公司 浏览次数:357
f: 女,高一文科学生,因为患人格解体神经症,于2011年3月26日前来向迟雅求助。
一、丹东心理咨询:求助者一般情况
求助者自述:初中时有过恋爱经历,后来患上心理疾病,一度无心学习。经过某咨询师咨询调适,病情有所好转,成绩有所提高,中考650多分。上了高中以后,注意力无法集中,出现现实解体,感觉周围的环境好像不真实,看到大楼仿佛在空气中飘动,房间里的东西也不是原来的形状。求助者自我描述说,我跟大家好像都不在一个涂层里(似乎不在一个世界里)。看了一部电视剧或者电影或者动画片,自己就会成为那里的多种人物的化身,好像自己分裂成不同的人物,自己也在同时扮演这些人物。头里面经常有声音,就像电视没有了台那样的杂音。经常感觉自己浑身在发抖,从里往外的发抖。晚上经常不想睡觉,不知为什么就是不想睡。(注:问她为什么不想睡觉,她回答说,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但是,在外人看来,我都很正常,因为我竭尽全力在装。家长已经知道她的问题的严重性,因为她的学习成绩一落千丈,从好学生下滑到班级倒数,而且已经将自己的感受说给了家长听。初诊接待,如果不是借助于心理量表,咨询师很难通过谈话来断定她的问题的严重程度。
家长告诉咨询师,求助者对咨询师很不相信,因为她已经见过很多咨询师。如果不是屈于家长的压力,就不会来咨询。因为她不相信自己能被治好。为了解决她的问题,母亲特意学习了咨询师课程,并考取三级咨询师,但是,还是没有解决她的问题。
咨询师观察了解的情况:求助者留着长长的头发帘,用于遮住自己的一只眼睛。不知道的人还以为她的脑门有疤或者痣呢。其实什么也没有!经验告诉咨询师,那可能表示她胆怯见人。
二、丹东心理咨询:心理评估与诊断
根据求助者的症状描述,诊断为人格解体障碍,主要表现为现实解体。
人格解体是一种感知觉综合障碍,特征为自我关注增强,但感到自我的全部或部分似乎是不真实、遥远或假的,这种改变发生时,感觉正常而且情感表达能力完整。
人格解体作为一种原发性精神障碍,其原因尚不清楚。一般认为与精神应激因素以及生理学和心理学有关,多数学者认为,人格解体是一种原始的、高度病理化的防御方法,与自我否定相关联,当通常的压抑机制失效的时候,人格解体便可用作控制无法接受与容忍的冲动的应急措施。
人格解体可在其他方面正常的人中孤立地发生,也可伴发于疲乏或强烈的情感反应,多见于抑郁症、焦虑性障碍,也见于精神分裂症或颞叶癫痫。
在各种复杂而痛苦的主观体验中,多难以用文字表达,比较突出的有躯体改变的体验、强迫性自我审视、缺乏情感反应。在人格内部,表现为心理失调、情绪紊乱;在社会中,则表现为反社会行为。感到自身或外部世界发生了改变,具有一种陌生感和不真实感。如感到环境发生改变、不真实(现实解体);觉得体验能力丧失,似乎不能哭、不能爱(情感解体);觉得身体某部变大、变小、分离、空虚(躯体解体)。
三、心理分析与治疗假设
求助者的问题很复杂。她想学习好将来有所作为,但是没有办法集中精力学习;她想改变自己让自己尽快好起来,但又不相信谁能治好她的病;很多道理似乎都明白,但是行为上难以自控……
困扰她的是精力不集中的问题,她就没有办法回归教室学习。尽管这期间,她开始上学,但是,心不在焉,不知道课堂上老师在讲些什么。为了控制自己的注意力,她就在座位上一个劲地写成语,以此来麻醉自己的神经。
为什么她的注意力还不能集中呢?咨询师分析,或许有困扰她的情感问题,或者观念问题,或者重大的内心秘密,她还没有表达出来。
我们解决问题的总体策略是由易到难,这样既可以防脱落,降低阻抗,又可以尽量把问题研究深透,取得理想的效果。因此,实行一次性收费,建议她有时间就来接受心理咨询。
四、心理调适过程
为了减少阻抗,建立信任,首先解决一些困扰她的并且比较容易在短期内见效的问题。于是,在四天之内,帮助她消除了“梅核气”。同时,基本上消除了周身发抖的问题。又过经过身体的调适和几次催眠以后,现实解体的问题全部消失了,睡眠也开始多起来,不再不想睡,入睡也不再困难。这时,她开始相信我们了。
经过多次与之沟通,得知她有一个观念,就是她总想帮助那些曾经对她有好感的男生。她的理由是:这些人处境上很不幸,精神上很颓废,我要劝他们上进。这些人中,有的爸爸在蹲监狱,有的将别的女孩搞大了肚子……这样一来,就导致她陷入情感的纠葛中难以自拔。那些被她帮助的男生,又会因此产生误解,认为她对自己还有好感。因此,会尽力地想方设法接近她,或者在QQ上说一些调情的话。她每次接触了这些孩子,涉及了这些问题,就会情绪不好,头脑乱成一团。
心理咨询师分析,她之所以总想帮助那些男孩子,除了同情心之外,还有一个是她的潜意识在鼓动她,就是她可以从这些孩子身上找到共鸣,找到价值感,找到接触异性的满足感。后者是根本的动力机制。因此,她会对此内心充满着矛盾。一方面情不自禁地要去做,另一方面是理智告诉她这样下去没有好处。这种两难的情节,导致她内心的分裂。
鉴于这种情况,咨询师跟她讨论一个问题,就是人的崇高的情感是什么?在她做出一系列回答之后,咨询师告诉她:人崇高的情感是责任感。如果你真的对自己负责,对那些同学负责,就不要再去接近他们,包括去关心他们。否则,只能是越理越乱,越帮越忙,最终造成彼此更大的伤害,一起陷入泥淖不能自拔。对此,求助者点头认可。
求助者还有一个错误的观念,就是爸爸妈妈很不容易,因此,我不能再给他们添乱。因为她很小的时候,父亲生病,到处求医问药。因而她内心比一般的小孩要成熟。她想,自己要做一个乖孩子。为此,她总是委曲求全。包括自己合理的想法也不敢表达。比如,妈妈给她买来一件衣服,她本来不喜欢,但是也要装做喜欢的样子,穿在身上走个模特步,让妈妈高兴。因为妈妈怕冷,所以经常也会认为她也冷,于是就给她多盖被子。实际上她很怕热,但是为了迎合妈妈,她就那样盖上双层被子,尽管出汗,也在所不辞。这样装的结果,她心理很累很累,她没有了自我,她失去了自我同一性,同时也积压着愤怒。尽管她从来不发火。还有一个导致她愤怒的重要因素是,父母在生活极其不顺利的情况下,又经常遭遇一些不公平的待遇,尽管这些不公平在正常人看来是可以理解的,而在她看来却是十恶不赦的。因此,她恨这个社会,恨周围的人,她要报复。
她说,她要毁灭地球,包括自己的父母。她经常想象自己是个魔,手里拿着刀,她要先杀死父母,为的是他们不再痛苦。这种画面经常在她的头脑中出现。咨询师在给她做涂鸦时,她也画出了这个画面。为了毁灭地球,她要建立一个组织,叫作“风”,策划要引爆弹,引爆整个世界,毁灭地球。
鉴于她的问题,我们的咨询策略是:首先建议她找回自我。一是不再压抑自己,使自己内心不再感到压抑;二是找回自己已经丢失的目标,将力比多引到创造性的活动上来。这样的引导以后,她尝试着从与母亲的关系做起,学会正确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同时,我们也做父母的工作,让他们也认识到应该怎样同孩子沟通。不再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这样一来,她的情绪得到了适当的释放,状态也有所好转。
进入6月份以来,心理状况开始明显好转。求助者开始不再那样装了,开始尝试着与父母沟通。沟通不了的,就跟咨询师诉说,由咨询师与父母沟通。逐渐地她的注意力可以集中一些了。开始考虑自己的未来定位问题。6月11日,主动跟咨询师及家长商量由文改理科的问题。当即决定改学理科,降一年级,跟新生一起开始学习,还为自己制定了运动计划。
2011年9月份,到高一年级读书,学习理科。据老师反应,她已经可以大大方方地同老师与同学交流了。据她自己反应,还是学不进去。精力难以集中。但是,我们在跟她交流的过程中,感到她已经可以集中精力同别人交流。月考,语文考出了上高中以来好的成绩。其他科目还不够理想。
2011年12月4日,咨询师给她一篇文章,题目是《人生总有几道坎》,让她阅读这篇文章,当场同时两位咨询师和她的父母唠嗑,几分钟之后,让她复述文章内容。她很好地复述了文章的大意,父母和两位咨询师都非常满意。以此为契机,咨询师引导她建立学习的信心。同时指出,在她身上,仍然存在着问题。
有四大弊端:一是对别人挑剔刻薄;二是对自己要求过高;三是容易走极端,做什么事情要么较好,要么拉倒;四是急于求成。
正是这种“走极端”和“急于求成”,害得她不能安心学习,忧心忡忡。因为她心中有个观念,我现在都想学习了,怎么还不能学到好呢?既然学不到较好,那就算了吧。因此,注意力难以集中。跟她讲印度电影《三傻》里的莱俱,为什么考试考不好,是因为他太想考好了。因此,他始终生活在恐惧中。但愿她能明白其中的道理。至此,求助者能够适应常规的课堂学习。咨询师将对其进行进一步的提升。
五、丹东心理咨询:治疗效果及后记
经咨询师的进一步跟踪辅导,求助者顺利地度过了高中生活,考上了比较理想的大学。现在,正在一家国企工作。水平,家庭生活,人际关系,样样都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