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东心理咨询-人心理发展的八个阶段及其注意事项

2019-10-29  来自: 丹东迟雅中医门诊有限公司 浏览次数:2044

今天就让丹东心理咨询迟雅专家来讲述一下人心理发展的八个阶段及其注意事项。

心理学家艾里克森以人格特征为标准,划分个体心理发展阶段。他把人的一生划分为八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心理特征,发展任务,以及家庭教育方面和养育赡养方面需要注意的事项。结合心理学知识和家庭教育知识及其实践经验,具体分述如下:

第一阶段:婴儿期(0~1岁半)

这个阶段的发展的任务是获得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体验着希望的实现,儿童获得的积极成果是身体舒适和安全感。

在这个阶段,如果能得到充分的母爱,那么孩子一生就会有较高的安全感。否则,他们会对周围的一切都存有戒心。在未来的生活中很难完全与人交心,直接影响人际关系。

心理学家把安全感称为人的心理免疫系统,良好的安全感是发展完整人格的基础。因此,佛洛依德曾经说过:自幼充分享受母爱的人,一生充满自信。

人格状态平稳、性情温和、自信乐观的人,无一例外都是安全感良好的,而从容、自信、乐观也是一个人快乐的源泉;相反,安全感差的人,对周围的人和事常常充满戒备,不能正确评估自身的价值,敏感多疑,一生的精力好像都在寻求外在的认同,因而无法获得真正的快乐,也无法投入地发展自身能力。

在发展孩子的安全感方面,家长需要注意什么呢?首先需要注意的是妈妈给予孩子的母爱。自己的孩子自己带,不仅是因为隔代教育的不足,而且是为人父母者必须要给孩子的建立安全感保证。

在一个家庭角色健全和正常的环境成长,是每一个孩子应该享受的权利,能够跟爸妈一起生活,远比我们认为的其他物质方面的东西对孩子更重要。这也是建立孩子安全感的基础。很多从小把孩子扔给老人,等孩子大了却责怪孩子如何不听话的家长,其实是不值得同情的,该被同情的反而是孩子。

怎样帮助帮助孩子建立安全感呢?帮助孩子建立安全感,主要应该注意一下几个方面:

一是寄人篱下的孩子容易缺乏有安全感。从小就被父母寄养在亲属家的孩子,或者父母出去打工,把孩子扔在家里的孩子,都会产生不安全感。这样的孩子,往往是仰人鼻息,察言观色,长大后会表现出不敢违逆别人的意志。一旦与对方发生矛盾冲突时,就会采取妥协或者逃避退缩的态度。

二是父母经常吵架的孩子容易缺乏安全感。前几年,我们帮助过一名高中女生。这个孩子当时的问题是不愿意在学校读书。因此,家长为她办理转学,前后走了四所学校,还是读不下去。主要问题是与同学之间关系不融洽。在咨询过程中我们注意到,这个孩子严重缺乏安全感,因而导致无法建立良好的同学关系。她为什么缺乏安全感呢?主要是因为小时候父母经常打架,直到现在也是经常吵架。孩子说,有一次,父母在吵架,她非常害怕,担心会把自己打死,于是拿一把小刀在手,在被窝里瑟瑟发抖。

三是在0~3岁期间教育方法不当孩子容易缺乏安全感。有一些家长动不动就对自己的孩子说“你再闹妈妈就不要你了”,“你不如XX乖,爸爸要XX不要你了”,“你这样妈妈就不喜欢你了。”这些话都给孩子传递了这样一个信息:你爱别人胜过爱我,你爱听话的我而不是全部的我,你对我的爱是有条件的。这种做法也会影响孩子安全感的建立。其实很多家长意识不到,害怕被关系抛弃的恐惧感到底会给孩子带来多大的创伤。他们小小的脑袋瓜,还分不清这些话的真假,但是这些话会深深地破坏孩子安全感的建立。

四是有分离焦虑的孩子容易缺乏安全感。我的一位亲属,在经营一个美容服务厅。一旦约了活计,就必须按时到岗。可是,很多约定的客户都是晚上。这个时候,孩子已经从幼儿园领回来了,对她很依恋。俗话说:“日头上墙,孩子找娘。”一方面是必须得走,另一方面是孩子对妈妈抓得紧。家长应该怎样处理这个问题呢?是偷偷地走开,还是跟孩子讲清楚再走呢?这是很多家长需要面对的一个问题。这个时候,很多家长为了怕自己离开时孩子哭闹,索性偷偷摸摸地消失。殊不知,孩子是很敏感的,平时比较依赖的看护人的离开,会让他感觉不安,而在他不知道看护人为什么消失、会消失多久的情况下,这种不安感会加剧,时间长了会变成分离焦虑。从经验看,从一开始出门就跟孩子讲清楚,然后兑现自己所说的话,并不会引起孩子太大的哭闹,反而会让孩子对看护人的偶尔离开感觉释然。久而久之,在孩子的内心建立起来一个概念——妈妈离开是为了去干活,一会儿就会回来的,我不用担心,也不用哭闹。这样孩子的安全感就建立起来了。

第二阶段:儿童早期(或称学步期,1岁半~3岁)

发展任务是获得自主感,克服羞耻感和疑惑,体现着意志的实现,积极的成果是坚持的能力和自主的能力。

这个阶段,不被过多的强烈限制,自主意识会增强,愿意探索未知,不会畏手畏脚,做事情容易有坚持力和自主能力。

培养他们积极独立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当然,并不是说当孩子三岁的时候,你就让他独立。当孩子还分不清楚对与错的时候,父母还是要辅导,但是父母亲要学着慢慢去放手,慢慢地,让孩子自己去决策。       

在培养孩子独立性方面,除了把选择权给孩子之外,还要培养孩子的负责心、好奇心,信任他们,别无他法。然后,还有五件不要去做的事:

一是不要用太多规矩限制孩子的自由。要让孩子去做他自己喜欢做的事。如果你有顾虑,用“共同决定”的方法诱导他。例如,孩子喜欢玩计算机,不要说,“不准!”告诉他,如果功课做完了就可以玩,但是一周只能玩两个小时。把每一个“否定”变成“机会”,把自主权从你身上转移到孩子身上。

二是不要惩罚失败。可以惩罚懒惰、依赖、逃避、不负责任等不良行为,但是不要惩罚失败。失败是学习很好的来源,惩罚失败可能会挫伤孩子创造的动力。如果父母想要孩子避免失败,会有几个不好的后果。第 一个就是孩子可能会为了怕失败只去追寻那些很简单的目标,不敢自我挑战,把自我的目标订得太低了。第二,他可能认为失败是一种惩罚,是羞愧的事情,甚至失败了不承认,或是无法从中学到教训,这是相当可惜的事情。

三是不要说教。如果孩子相信了你的说教,他可能失去判断力,如果孩子不相信说教,他可能叛逆,或不信任你。     

四是不要生活上凡事都包办代替,放手让孩子自己做。       

五是不要过多地插手孩子的事务,剥夺孩子自己的选择权,不要觉得自己为孩子安排的路是通向成功较直的路,孩子只有服从。

在管教的方法上,没有一 定的对错,因为孩子要因材施教;另外,我觉得父母亲也有自己的个性,不代表只有一种方式才是对的。但对一个孩子来说,你用“不允许”、“不准”,“做了违规就要处罚”,这种传统的方法来教导孩子的话,孩子学会的就是:“我不应该做这件事,因为我怕惩罚”。好的方式是鼓励他们,激发他们去做想做的事情,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想追寻的理想,更鼓励他们正面地往这边走,负面的则用“稍稍的”惩罚把它挡住。

第三阶段:学前期(或称游戏期,3~6岁)

这个阶段的发展任务是获得主动感和克服内疚感,体验着目的的实现;积极的成果是掌握新任务的主动性。

这个阶段,多参与互动性的游戏,鼓励探索,宽容失败,会增强孩子的主动意识,而克服内疚感。

就游戏而言,比如,过家家,藏猫猫,盖房子,挖宝之类,都可以。主动倡导,主动参与是值得大力提倡的。否则,孩子长大了,处在一个集体中,总有一种自己被孤立的感觉。甚至是参加一个宴会,他都局促不安。觉得大家都看不起自己,自己的表现太拙劣了,为此而纠结,悲伤。

幼儿初期,适宜平行游戏,各玩儿各的,但是,他们感觉是在一起玩儿。

幼儿中期和末期,适宜联合游戏,没有角色的之分。

再大一点,适宜合作游戏:有组织,有一 定目的,彼此协调合作。

第四阶段:学龄期(6~12岁)

这个阶段的发展任务是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体验着能力的实现,积极的成果是创造力发展和掌握技能。

这个阶段,孩子经常得到成功,得到鼓励,就会增强自信心,热爱劳动,勤奋好学,富有耐心;如果感到自己总是不如别人,或者经常遭受贬低,容易产生自卑感。安全感的缺乏,以及强烈的自卑,都容易导致心理失衡。

第五阶段:青年期(12~18岁)

这个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建立同一感,防止同一性混乱,体验着忠诚的实现,积极的成果是自我同感能力的发展。

这个阶段,正是青春期,是人的良好品质发展的重要阶段。这个阶段的孩子,有极强的自尊心,极强的求德意识,尤其追求自我的内在同一性。如果内在不同一,就会引发心理矛盾冲突。家长和教师,要引导他们强大“自我”,学会调和“本我”与“超我”以及现实之间的矛盾冲突。

一个人在自我同一性方面出现严重问题,就会患上神经症乃至精神病。一般来说,当本我与自我的关系冲突难以调和的时候,容易患神经症;当本我与现实的关系冲突难以调和的时候,就容易患精神病。

第六阶段:成年早期(18~25岁)

这个阶段的发展任务是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立感,体验着爱情的实现,积极的成果是亲爱。

这个阶段,主要任务是恋爱能力的发展。对于已经高中毕业的孩子,家长应该鼓励他们恋爱。前期,主要是恋爱能力的发展。包括对异性的鉴赏能力,交往能力等。

很多家长认为孩子不想谈恋爱是好事,一直灌输这种观念。甚至到了大学,也反对孩子谈恋爱,其实这是错误的。很同意导致孩子在恋爱、婚姻方面的悲剧。等到有异性追求他(她)们的时候,有的会来者不拒,有的会逆来顺受,没有鉴赏能力,也没有应对技巧。

第七阶段:成年中期(25~50岁)

这个阶段主要是获得生殖感,避免停滞感,体验着关怀的实现,积极的成果是关怀后代。

这个阶段,是人的壮年,尤其是35岁之前,女性的身体尚未开始走下坡路,是生育的较佳阶段。

适时生育,不仅对母亲的身体健康有好处,而且孩子遗传病的发病率也会大大降低。

第八阶段:成年晚期(50岁以后直到死亡)

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为获得综合的完善感,避免失望和厌恶感,体验着智慧的实现,积极的成果为体验完成人生的使命感。

这个阶段,对于刚刚步入成年晚期的人而言,主要是使命感,追求自我实现。

对于年龄比较大的人而言,价值感对他们来说很重要,儿女要注意让他们感到自己还有价值,而不是累赘。他们给孩子们做的事情,孩子们要表达肯定的态度,不要不屑一顾。

老人很担心子女会嫌弃他们,这种心理很强烈。这也会让他们变得相对敏感。因此,子女在他们面前说话也要有所禁忌。

丹东心理咨询迟雅专家认为老人的生日,也要给予高度重视,经常歌颂老人的功德,与物质供养同样重要。   


关键词: 丹东心理咨询           

    迟雅中医心理由迟雅心理咨询公司及其所属迟雅中医门诊两个部分组成。专业治疗:丹东心理咨询,丹东抑郁症,丹东强迫症,丹东焦虑症,丹东抽动症,专门帮助辍学生重返校园。

    更多关于丹东心理咨询,丹东抑郁症,丹东强迫症,丹东焦虑症,丹东抽动症等信息,有需要的请咨询我们,联系电话:0415-2898498

技术支持: 网站地图 XML

本站关键字: 心理咨询哪家好 抑郁症怎么治疗 强迫症怎么治疗 焦虑症的表现 治疗抽动症


扫一扫访问移动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