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基本理论架构

2019-08-26  来自: 丹东迟雅中医门诊有限公司 浏览次数:1907

弗洛伊德开创精神分析心理学流派至今,各种丹东心理咨询与治疗的理论、流派和方法不断涌现,其中影响较大的心理咨询与治疗体系包括三大范式:一是精神分析范式,二是认知行为主义范式,三是人本主义范式。这三种范式,连同完形疗法(格式塔)统称为现代心理治疗。相对于现代心理学而言,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又出现了后现代心理学和中医心理学。下面结合自己的理解和实践,谈谈心理学基本理论架构,以资心理咨询师和心理学爱好者们借鉴。

一、精神分析范式

精神分析范式,致力于对人的内在精神结构的探索,包括:

⑴精神层次理论(潜意识、前意识、意识);

⑵人格结构理论(本我、自我、超我);

⑶本能理论(性本能,生本能,死本能);

⑷释梦理论;

⑸防御机制理论。

精神分析认理论认为,心理疾病是本能的欲望和冲动遭到压抑而引发的严重内心冲突的结果。心理治疗的目的,是帮助患者在意识层面上认识这种冲突,并获得对问题的领悟,促进自我的成长,调和自我与本我、超我以及现实的矛盾关系,消除病态的心理防御机制,代之以积极的心理防御机制。

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有:

⑴弗洛依德(潜意识、泛性论、本能、情结),是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

⑵安娜弗洛伊德,她是弗洛伊德的女儿(防御机制);

⑶荣格(集体潜意识);

⑷阿德勒(自卑感和优越感,出生顺序的影响);

⑸埃里克森(心理发展八阶段理论,同一性危机);

⑹霍尼(女性心理学,环境和社会的影响);

⑺弗罗姆(逃避自由)。

精神分析疗法,包括自由联想法,梦境分析法,移情分析法,阻抗分析法。分析主要包括四个程序:对质、澄清、解释和修通。

我国钟友彬的认知领悟疗法,也属于精神分析范式。认知领悟疗法(cognitive comprehend therapy):由中国心理治疗专家钟友彬先生首创,是通过解释使求治者改变认识,得到领悟而使症状得以减轻或消失,从而达到治病目的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这是依据心理动力学疗法的原理与中国实情及人们的生活习惯相结合而设计的。心理动力学疗法源于心理分析,故认知领悟疗法又称“中国式心理分析”、“钟氏领悟疗法”。这一疗法是由心理分析和心理动力学疗法派生的。它保留了有关潜意识和心理防卫机制的理论,承认幼年期的生活经历尤其是创伤体验对个性形成的影响,并可成为成年后心理疾病的根源,不同意把各种心理疾病的根据都归之于幼年“性”心理的症结,而认为性变态是成年人用他本人所未意识到的,即“用幼年的性取乐方式解决他的解除他苦闷的表现”。因此治疗时要用符合病人“生活经验的解释使病人理解、认识并相信他的症状和病态行为的幼稚性、荒谬性和不符合成年人逻辑的特点”,这样可使病人达到真正的领悟,从而使症状消失。认知领悟疗法的适应范围,对于强迫症、恐怖症和某些类型的性变态,如露阴癖、窥阴症、摩擦症、异装症等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认知领悟疗法的治疗原理,是把无意识的心理活动变成有意识的,使求治者真正认识到症状的意义,以得到领悟,症状即可消失。这也是心理分析和心理动力学疗法的治疗原理。认知领悟疗法从始至终强调求治者的主动性,强调“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每次治疗后,都要求求治者写出自己的体会,还有一种作业是要求求治者暗中调查一下其它成年人对自己恐惧的事物、认为有意义事物的看法,以消除他们某些不正确的观念。强调要下决心不做儿童心理的奴隶。这是要求求治者自己有一个消化、吸收的过程,使施治者的信念变为求治者的信念,这样才能放弃其病态行为,达到治疗目的。

迟雅经常运用认知领悟疗法来解决心理治疗中的一些难题。如受虐淫等性变态方面的疾病。性压抑犹如堰塞湖,积压着巨大的势能,这股势能可以积存起来发电,这类似于升华。这股势能也可以发泄出去,但是至于通过什么途径发泄,就不好说了,有的就酿成了灾难。

二、认知行为范式

认知行为范式,认为人在生活中产生不良情绪或行为,是由于对客观现实的不合理的认识。认知行为治疗认为:人的情绪来自人对所遭遇的事情的信念、评价、解释或哲学观点,而非来自事情本身。正如认知疗法的主要代表人物贝克所说:“适应不良的行为与情绪,都源于适应不良的认知”。认知行为疗法,还可以细分为认知疗法和行为疗法,但多数情况下,认知疗法和行为疗法都是联合运用。

1、认知疗法

认知疗法的作用是改变原有的图式,建立合理的认知,从而改变态度和行为。

治疗原理是:纠正错误信念,消除病态假设,改变应对策略。

主要理论方法有两种:一是贝克认知疗法,二是合理情绪疗法及其ABC理论。

认知疗法的理论基础是阿龙贝克提出的情绪障碍认知理论。他认为:心理问题“不都是由神秘的、不可抗拒的力量所产生,相反,它可以从平常的事件中产生,例如错误的学习,依据片面的或不正确的信息做出错误的推论,以及像不能妥善地区分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差别等等。”他提出,每个人的情感和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其自身认识世界、处世的方式或方法决定的,也就是说,一个人的思想决定了他内心体验和反应。

合理情绪疗法及 ABC理论由美国的阿尔伯特·艾利斯创立。该理论认为,人不是被事件所困扰,而是被对于这个事件的看法所困扰。

2、行为主义疗法

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创立了行为主义心理学。行为主义观点认为,心理学不应该研究意识,只应该研究行为。行为主义的发展可以被区分为早期行为主义,新行为主义和新的新行为主义。早期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以华生为首,新行为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则为斯金纳等,新的新行为主义则以班杜拉为代表。

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有:

⑴巴甫洛夫(经典条件反射理论);

⑵斯金纳(操作性条件反射原理);

⑶华生(创立行为主义心理学);

⑷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

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主要心理技术疗法有:

⑴放松训练;

⑵系统脱 敏;

⑶模仿学习疗法/示范疗法;

⑷厌恶疗法;

⑸冲击疗法(满贯疗法);

⑹强化法(正强化、负强化);

⑺代币法;

⑻契约法;

⑼塑造法;

⑽连锁法;

ABC行为分析。

3、认知行为疗法常用的技术

⑴家庭作业;

⑵角色扮演;

⑶重温童年经历;

⑷意象对话。

森田疗法,可以认为是东方背景下的认知行为疗法。

三、人本主义范式

人本主义范式,认为现实世界把人置于一种疏离状态,中断或歪曲了让个人成长和朝向健康的自然倾向,大多数心理问题来源于患者缺乏内在的自尊,或者自我实现的潜能得不到正常发挥。心理治疗的目的是帮助来访者找回失去的自我,并用真实的自我去感受这个世界。把注意力从关注于内心的纠结,转向关注自我实现的追求。

萨提亚家庭心理治疗模式也属于人本主义范畴。

四、后现代心理学

后现代心理学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它包含着许多具体形式的心理学理论,如社会建构心理学、叙事心理学、解构心理学、多元文化论思潮、后现代女性心理学等。目前,叙事疗法、焦点短程疗法、女性治疗等在心理治疗中有很多应用。

1、叙事疗法

叙事心理治疗导源于后现代主义。叙事,简单地说就是说故事。每个故事都是一个叙事,但叙事并非都是传统意义上的故事,相比之下,它具有表达内容和方法上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叙事疗法是摆脱了传统上将人看作为问题的治疗观念,透过“故事叙说”、“问题外化”“由薄到厚”等方法,使人变得更自主,更有动力。透过叙事心理治疗,不仅在可以让当事人的心理得以成长,同时还可以让咨询师对自我的角色有重新的统整与反思。叙事疗法是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现代心理治疗技术,具有操作性强,效果显著等特点,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所谓叙事心理治疗,是咨询者运用适当的方法,帮助当事人找出遗漏片段,以唤起当事人改变内在力量的过程。叙事心理治疗对“人类行为的故事特性”,即人类如何通过建构故事和倾听他人的故事来处理经验感兴趣。

叙事疗法认为,人类活动和经历更多地是充满了“意义”和故事,而不是逻辑论点和法律条文,它是交流意义的工具。人类学家布鲁纳指出:“故事一开始就已经包括开始和结束,因而给了我们框架,使我们得以诠释现在”。当事人在选择和述说其生命故事的时候,会维持故事主要的信息,符合故事的主题,往往会遗漏一些片段,为了找出这些遗漏的片段,咨询师会帮助当事人发展出双重故事。例如,有学生在叙事治疗中谈到“他的问题故事”,而咨询师会引导他说出另一段他自己不曾察觉的部分,进而帮助他自行找出问题的解决之道,而不是咨询师直接给予建议。也就是在咨询过程中唤起当事人生命中曾经活动过的、积极的东西,以增加其改变的内在能量。在叙事心理治疗中,咨询师常问的一句话是:“你是怎么办到的?”随后,会将焦点放在当事人曾努力过的,或他内在的知识和力量上,引导他走出自己的困境。

2、焦点短程疗法

焦点短程疗法又称聚焦疗法,是后现代心理咨询重要形式与方法。

聚焦疗法可以分解成六个步骤,但它只是指南,而非规定,每个人可以依据自己的需要灵活运用,内心世界从来没有特定的标准。很多人发现,只要不是只停留在阅读上,而是多实际的运用,充分体验自己内在的流动和开放,就可以很快掌握聚焦疗法。

这六个步骤,只是依初学者的需要,分解开来便于掌握,它们其实是一个完整的过程,请不要将其割裂开来看待。它们通常都很容易去做,但如果你在其中一步遇到困难,不需要强硬进行,你只要简单的转移到下一步继续下去就好了,任何合适的时候你都可以回到前一步。整个过程你可能需要多做几次,才能开始掌握其中的微妙之处。

五、中医心理学

中医心理学是中医学的分支学科,遵循中医理论体系,在中医学思想指导下,吸取心理学的影响,突出中医特色,有别于医学心理学的新兴学科。

中医心理学的理论基础源于《黄帝内经》,东汉末年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则为心神疾病的防治确立了完整的体系。以后,又经孙思邈、张子和、李时珍、叶天士等历代医家的阐发运用,世代传承。直至今天仍然用“心主神明”的理论来解释复杂的心理现象,治疗身心疾病。

中医心理学已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中医学的二级学科。20122015年由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院首次组织开设了中医心理学研究生课程进修班,旨在重复发挥中国中医科学院在中医心理学领域的的专业优势,培养兼具中医与心理学知识的综合型人才。

中医心理学的主要理论有:形神合一论、心主神明论、心神感知论、五脏情志论、三才整体论、阴阳睡梦论、心之意志论、人格体质论。

形神合一论——中医学中的“形”与“神”是一个对立统一概念。“形”是指有形的物质,“神”是指自然界的变化规律。《内经》称“阴阳不测谓之神”。在人体“神”用来说明复杂的生命活动及各种各样的生命现象,中医认为“神”不能脱离形体而独立存在,形神俱备是人体生命的象征,形神分离就意味着死亡。

心主神明论——中医学认为“神”的一切活动都由心来主宰,叫“心主神明”。在中医学中“魂”、“魄”、“意”、“志”均属神的范围。“魂”是指在“神”的指挥下的一种快速反应,亦步亦趋的低层次的精神活动,常和睡梦有关。“魄”是指与生俱来的一些本能活动和感觉功能。“意”和“志”则是指记忆力和记忆力的保存。

心神感知论——中医认为人体所有感知觉都由“心神”主导,并通过经络与感觉器官(目、耳、鼻、舌、身)相联系。

五脏情志论——是研究情志活动与脏腑关系的理论。“喜、怒、忧、思、恐”称之这“五志”。七情五志是人类情感过程中所产生的不同情志变化。中医学认为情志活动是内脏机能的反应,是以脏腑为物质基础的,情志活动与五脏的关系为:肝在志为怒、心在志为喜、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忧、肾在志为恐。当脏腑功能发生变化时,人的情志也相应变化。如肝气盛时人易怒;心气盛时人易喜;肺气盛时人易悲;肾气虚时人易惊恐等。情志过急,又会伤及内脏。如暴怒伤肝,过喜伤心,忧愁伤肺,思虑伤脾,惊恐伤肾等。

阴阳睡梦论——是以阴阳学说为理论,从形神统一的唯物观出发来解释人体的睡眠及梦境。梦是一种睡眠中的特殊心理活动,中医认为做梦时是人处在静中有动,阴中有阳的状态。一些正常的生理活动常常在睡梦中反映出来,例如“甚饥则梦取,甚饱则梦予”等。对于和人体疾病有关的梦,中医认为“淫邪发梦”。这种梦亦有规律,例如病在上多梦腾飞,病在下多梦坠落,病在膀胱多梦入厕,病在前阴多梦性 交。(有时是人类本能欲望的反应)阴气盛多梦涉水;阳气盛时多梦大火燔灼;阴阳俱盛则梦格斗厮杀等。实际上没有无梦的睡眠,但如果出现恶梦不断,惊起梦游,每夜梦遗等就是病态了。

经过这些年来的发掘、整理、研究,中医心理学已逐渐建立起较为系统的学术体系,并出版了一批中医心理学专著。已出版的中医心理学专著包括:王米渠《中医心理学》(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马朋人、董建华《实用中医心理学》(北京出版社,1987),王米渠《中国古代医学心理学》(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张伯华《中医心理学》(科学出版社,1995),聂世茂《黄帝内经心理学概要》(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重庆分社,1986),王米渠《中医心理治疗》(重庆出版社,1995),张子生《历代中医心理疗法验案类编》(河北人民出版社,1988),潘菽、高觉敷《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研究》(江西人民出版社,1983),朱文锋《中医心理学原旨》(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王米渠、黄信勇《中医心理学计量与比较研究》(上海中医学院出版社,1993),等等。以中医心理学为基础的心理养生方面的著作也已出版了多部,并产生广泛影响,如杨力著《杨力心理养生忠告》(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吴中云著《中医心理养生谈》(农村读物出版社,2008)


    迟雅中医心理由迟雅心理咨询公司及其所属迟雅中医门诊两个部分组成。专业治疗:丹东心理咨询,丹东抑郁症,丹东强迫症,丹东焦虑症,丹东抽动症,专门帮助辍学生重返校园。

    更多关于丹东心理咨询,丹东抑郁症,丹东强迫症,丹东焦虑症,丹东抽动症等信息,有需要的请咨询我们,联系电话:0415-2898498

技术支持: 网站地图 XML

本站关键字: 心理咨询哪家好 抑郁症怎么治疗 强迫症怎么治疗 焦虑症的表现 治疗抽动症


扫一扫访问移动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