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自闭症的诊断标准

2020-06-15  来自: 丹东迟雅中医门诊有限公司 浏览次数:1541

自闭症专题(第10期)

自闭症国内外诊断标准解析

从Kanner1943年自闭症谱系障碍的研究经历了70年后,美国精神疾病协会2013年出台了《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简称为DSM-5标准;ICD始于1893年的国际统计学院,是所有临床科研的诊断分类标准,2019年6月18日,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了新的国际疾病分类诊断手册,称为ICD-11;我国在2013年颁发了《儿童心理发展技术指南》。

一、自闭症诊断的发展历程

1943年美国儿童精神病学家利奥•康纳,将唐纳德诊断为自闭症。这是较早的关于自闭症的诊断,他认为:患者具有“情感交流的孤独性障碍”。文章描述了11个病例,高智商却表现出“强烈的孤独倾向”和“执着地坚持千篇一律”。他后来将这种情况命名为“早期婴儿自闭症”。这应该是关于自闭症的较早的症状标准。

美国关于自闭症的DSM-I诊断标准是1952年颁布的。这个标准将康纳教授发现的新病种不叫自闭症,也不叫孤独症,而叫做“儿童精神分裂症”。这种儿童精神分裂症不同于成人的精神分裂症,他们没有妄想,也没有幻觉,不打人毁物,突出的表现就是“孤独”。

1968年出台的DSM-II,仍然称为“儿童精神分裂症”。该标准将孤独症继续划分为青春期之前出现的儿童精神分裂症,表现为自闭、不正常和孤僻的行为。标准中进一步解释说:这些孩子发展可能不平衡,不成熟,而且“没有发展出与他们的(冷漠的)妈妈不一样的潜质”。DSM-II 这一版的标准存在错误,因为它是建立在“冰箱妈妈”这种错误理论基础上的。这个标准后一句:“没有发展出与他们的(冷漠的)妈妈不一样的潜质”。

“冰箱妈妈”理论认为,孤独症是由于妈妈们像冷漠的冰箱,不爱自己的孩子造成的。那时受精神分析理论的影响,人们认为许多心理疾病都来自于童年的心理创伤,所以把这些问题都归结为父母特别是母亲身上。这些“问题”家庭生育权、养育权都被剥夺了。据记载,仅仅在1933年,美国的加利佛尼亚州有8504家庭被禁止生育,那些被医生诊断为不正常的孩子,命运就更加凄惨,他们都被从父母身边带走,进入封闭的机构里。这种“冰箱妈妈”理论竟然在四十多年时间里,影响着人们的认识。

一直到1977年,通过对双胞胎的研究发现:孤独症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基因和生物学上的发育差异造成的。从而“冰箱妈妈”理论被推 翻了。

1980年,DSM-III颁布,终于将孤独症正式与精神分裂症区分开来。DSM-III-R进一步修订了DSM-III,将幼儿孤独症扩大为孤独症障碍,并且制定了三大类(社交,语言和非语言交流,刻板的行为和兴趣)共16条诊断标准,要求必须满足其中的8条。

1987年,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诺瓦斯(Lovaas)教授发表了一篇应用行为分析(ABA)在孤独症患者干预中的效果论文,让家长一次看到了希望。1993年,ABA进一步在全美推广。这就是现在被广泛施的自闭症ABA教学。

ABA教学虽然效果不是特别理想,但它给自闭症孩子的家庭带来了一丝曙光。

1994年发布的DSM-IV,继续将病名定义为孤独症障碍。DSM-IV将孤独症归属为广泛性发育障碍,同时归于此类障碍的还有:阿斯伯格综合征,瑞特综合征,童年瓦解性障碍和不确定的广泛性发育障碍(PPD-NOS)。

2013年,美国发布DSM-V。DSM-V是争议较大的一个版本。

首先,病名定义为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将所有发育障碍都归为孤独症谱系障碍。同时,将孤独症的程度进行特定的划分。其次,在DSM-IV中,自闭症的诊断有三方面的障碍(社交障碍,语言/交流障碍和刻板的兴趣/重复性的行为),个体如果符合总共12条诊断标准中的6条就可以诊断为自闭症。而在DSM-5中,诊断只有两方面的障碍(社交障碍和刻板的兴趣/重复性的行为),个体如果表现3项社交障碍和至少2项刻板的兴趣和重复性的行为就可以诊断为自闭症。第三,自闭症谱系障碍的症状可以在诊断时有表征,或者曾经有过症状的表征。第四,DSM-5还新创了一个新的类别,社会交流障碍(SCD)。这个新的诊断专门用于那些社交能力不高,但是没有重复刻板行为的患者。

从第四版到第五版诊断标准的变化,符合自闭症谱系的人更多了。这也是自闭症发病率增高的一个重要因素。

DSM-5 和DSM-4隶属于不同的分类。在DSM-4中,病名叫孤独症障碍,隶属于广泛性发育障碍;在DSM-5中,病名叫孤独症(自闭症)谱系障碍,隶属于神经发育障碍。

DSM-4中,诊断更多的是依赖于症状,而在DSM-5中诊断更多地是依赖于病因。前者重要点是看症状表现,而后者重要点是看神经系统发育方面是否出了问题。因此,前者隶属于广泛性发育障碍,而后者隶属于神经发育障碍。DSM-5诊断标准的诞生,与医学技术以及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有直接关系。

DSM-4诊断标准是:三大标准:社交、言语、刻板行为。DSM-5诊断标准是:社交、刻板行为,并且,不再包含言语。这个标准的语言一项被纳入到社交当中去了。还有一层意思是:自闭症谱系障碍中,包含阿斯伯格。阿斯伯格语言没问题,主要是情感体察能力有缺陷,导致社交障碍。

二、现行标准ICD-11与DSM-5的比较

(一)ICD-11与DSM-5的相同之处

1.将自闭症,阿斯伯格和PDD-NOS统称为自闭症谱系障碍。

2.将自闭症谱系障碍的核心症状定义为社交障碍和狭隘刻板的行为,而没有将之前的语言障碍归入第三个核心障碍。

3.ICD-11和DSM-5均强调诊断时要考虑患者特别的感官需求。

(二)ICD-11和DSM-5的不同之处

1.ICD-11提供了自闭症患者有智力障碍和无智力障碍的详细区分方法,而DMS-5则简单地承认自闭症与智力障碍可以共存。同时ICD-11强调成年患者和女性患者可能对本身自闭症症状的隐藏性。

2.童年瓦解障碍是一种退步型的障碍。尽管许多特质上有显著区别,ICD-11和DSM-5都将童年瓦解障碍归为自闭症谱系。DSM-5没有将退行作为自闭症的诊断标准,而ICD-11则将退行作为诊断标准。

3.DSM-5规定,若孩子符合所有自闭症特质中特定的条数,就可诊断为自闭症谱系障碍,而ICD-11则将这个标准交给医生本人,由医生根据经验进行诊断。

4.ICD-11是推荐给全球各国使用的,其标准更宽泛,考虑了国际文化间的差异。比如ICD-11不强调儿童对玩具的具体玩法,而着重于儿童玩玩具时的刻板程度,而DSM-5则将某些玩具的玩法作为诊断的一条标准。

通过对现有文献资料的解析,得出以下结论:

ICD-11的发布,对使用DSM-5为标准的自闭症诊断,不会产生明显的影响。

三、我国《儿童心理发展技术指南》

我国卫健委,即以前的卫计委,在2013年颁发了《儿童心理发展技术指南》,其中明确列举了不同年龄儿童提示孤独症的预警特征。见下表:

年龄

提示孤独症的预警征象

3月龄

对很大的声音没有反应

不注视人脸,不追视移动的人或物品

逗引时不发音或不会笑

6月龄

发音少,不会笑出声

8月龄

听到声音无应答

不会区分生人和熟人

12月龄

不会挥手表示“再见”或拍手表示“欢迎”

呼唤名字无反应

18月龄

不会有意识地叫“爸爸”或“妈妈”

不会按要求指人或物

与人无目光对视

2岁

无有意义的语言

2岁半

兴趣单一、刻板

不会说2~3个字的短语

3岁

不能与其他儿童交流、游戏

不会说自己的名字

综上所述,对于自闭症的诊断,主要应从自闭症的三大核心特征:“社交、语言和刻板行为及兴趣的狭窄”这三个方面来判断。较先发现孩子问题的主要还是家长,尤其是孩子的母亲。这样就可以请权 威机构作出诊断,以便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


关键词: 自闭症           

    迟雅中医心理由迟雅心理咨询公司及其所属迟雅中医门诊两个部分组成。专业治疗:丹东心理咨询,丹东抑郁症,丹东强迫症,丹东焦虑症,丹东抽动症,专门帮助辍学生重返校园。

    更多关于丹东心理咨询,丹东抑郁症,丹东强迫症,丹东焦虑症,丹东抽动症等信息,有需要的请咨询我们,联系电话:0415-2898498

技术支持: 网站地图 XML

本站关键字: 心理咨询哪家好 抑郁症怎么治疗 强迫症怎么治疗 焦虑症的表现 治疗抽动症


扫一扫访问移动端